本网讯 4月24日下午,扬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,现安徽工业大学教师,中国诗经学会会员于春莉莅临马鞍山师专学术报告厅,为同学们开展了主题为“中国文化‘天人合一’观漫谈”的讲座,该讲座由校国学馆主办,教师教育系协办。该系部2016级小学教育(1)(2)(3)(4)班全体同学聆听了此次讲座。
据悉,于春莉博士在校从事基本教学,教科研成果丰富,学术论文发表数十篇,其中《桐城经学家马瑞辰家学渊源考述》、《方文山歌词如何继承传统走向现代》、《“颊上三毫”之文化探微》三篇文章发表于北大核心刊物。
讲座中,于博士从儒家和道家两个不同的切入点阐述了“天人合一”观的由来,并结合庄周梦蝶的故事分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“天人合一”概念。“天人合一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,其所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。随后,她通过PPT展示,比较分析了东西方在自然观方面的差异。东方人讲究的是以天为本,他们倾向于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,可称之为“一元论”;西方则不同,他们更强调以人为本,擅长从矛盾中发现真理,谓之“二元论”。紧接着,于春莉博士分别从中国古代建筑、中国画、器皿、民俗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五个方面详细讲述了“天人合一”观理念的现实表现。图文并茂的展示、通俗幽默的语言让同学们对中国文化的“天人合一”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。整场讲座同学们认真倾听,积极思考,在理性与诗意的交融中漫步,对自己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新的认知,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。
讲座最后,于博士与在场同学进行了积极互动,就同学们对讲座中存在的疑惑与不解进行了详细解答,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(图文/系办公室殷华静 审核/陈小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