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教育系举办“急救新概念及常见意外事故处理”专题讲座

来源:办公室发布时间:2018-05-28浏览次数:117

本网讯  为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在突发意外事故面前能够做出有效、正确的应对与处理。5月25日,教师教育系(基础部)在大阶梯教室一组织开展了“救在身边,护您平安”为主题的急救处理专题讲座。讲座特邀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导师、马鞍山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讲师团负责人刘彧主讲,该系部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全体学生聆听了本次讲座。

讲座伊始,刘彧老师向大家抛出了一个问题:“人离开什么很快会死亡?”同学们积极思考、各抒己见。随后刘彧揭晓答案,并向大家详细分析了氧气和ATP对人体的作用。活动现场,刘彧老师亲自做示范,生动地向同学们阐释了什么叫“白痴诞生记”,就是当患者出现呼吸心脏骤停后,如果抢救不及时就会陷入脑残状态。刘彧表示,当患者出现呼吸心脏骤停,1分钟后自主呼吸完全停止,脑细胞开始损伤,4分钟出现脑水肿,脑细胞不可逆转损伤,6分钟,脑细胞开始死亡,所以,救助的最佳时间只有“黄金4分钟”。一般情况下,传统的急救观念是尽快寻找交通工具、急诊室、医生处理,但必须要确认“急救医生能保证在几分钟之内到达现场?”这个时候“谁来拯救患者?!”一连串的质问后,同学们一脸凝重,陷入了沉思。随后,刘彧详细地为同学们讲述了AHA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,以及拨打120的6W原则,“我是谁”(Who)、“什么时间”(When)、“在什么地方”(Where)、“发生了什么事”(What)、“什么原因导致”(Why)、“现在的状况是什么”(How)。此外,他还结合昏迷、突发事故等常见意外情况,具体阐述了相应的的正确处理方式,包括如何进行现场检查,如何翻转安全体位,如何进行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,以及突发事故的抢救原则和相关急救小提示。

活动最后,刘彧表示:“学习急救,敬畏生命。当遇到危机情况时,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,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自救互救知识。全民提高急救意识,利国利民利己利他!”

讲座期间,刘彧老师不断设问,并结合现场演示和案例说明进行阐述,同学们积极互动,气氛活跃。通过讲座,同学们不仅学习到了很多正确的急救知识,也深刻地意识到当意外事故发生时,掌握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是多么的重要,珍爱生命、互助互救。(文图/系学生会新闻部张兢  审核/陈小凤)

地址: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湖西中路85号

邮编:243041

校办电话:0555-8215000

招生热线:0555-82150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