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 近日,艺术设计系2016级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共74人,在专业教师刘娴、王乐乐的带领下,赴无锡、苏州和上海进行了为期四天的专业采风。
为了保证采风的顺利进行,系部在出发前组织开展了动员和准备工作,对采风的行程安排、任务要求以及安全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,学生们每10人一组,设立小组长分组管理,在注重学习任务的同时,也一再强调安全和纪律问题。
第一天的目的地是无锡。无锡自古是鱼米之乡、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。大家参观的首站是国家电影产业园,据介绍很多国产电影、电视剧的特效与后期都是在这里制作完成的,比如《女儿国》《那年花开月正圆》《长城》等。同学们通过参观体验,了解到数字特效的处理手法以及场景模型的搭建等知识。
第二项学习任务是了解江南佛教文化小镇的设计规划。在提倡“慢生活”“品质生活”的背景下,都市周边游的文创小镇、民俗小镇飞速发展起来,灵山大佛脚下的拈花湾小镇正是这类建筑的代表之作。这里向来有“净空、净土、净水”之称,生态秀美,环境优越。拈花湾的命名,源于灵山会上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的经典故事,因此这里的小景、客栈、民居、沟池无不充满了禅意。同学们体验点灯诵经抄经,参观了文创店铺,了解到在禅意风格的设计思路下,使用原木和棉麻材质进行室内外设计,处处隐喻东方美学的质朴。
第二天采风团队抵达苏州。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代表。今天的学习任务是参观苏州博物馆和拙政园。苏州博物馆出自于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老先生的设计,它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,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,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融为一体,相得益彰。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园林的代表,其设计出自著名的明四家之一的文征明。作为典型的复古中式私家园林,拙政园在不大的空间范围内,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无限风光,呈现出园中园的效果,成就了它经久不衰的奇迹。
第三天的学习内容是参观上海珠宝博览会和上海标志建筑。虽然是跨界设计,但博览会上高端前沿的珠宝设计样式还是拓宽了同学们的设计视野。素有“万国建筑群”之称的上海外滩,也是上海人心中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建筑。它们经历了百年沧桑,见证了上海历史的屈辱和荣光。这些建筑中呈现的各类哥特式的尖顶、古希腊式的穹窿、巴洛克式的廊柱、西班牙式的阳台,交汇成上海乃至世界独特的建筑群风景。
最后一天的行程是传统江南建筑古镇——锦溪古镇。古镇传统建筑以明、清、民国初为主,建筑特色古朴,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。这些建筑以民居民宅、四合院为主,另外还有水墙门、吊脚楼、落水廊棚、桥楼廊坊等独特的河街集市建筑,和同学们之前参观学习过的徽派皖南古镇、现代复古文化风格的拈花湾小镇完全不同,是有浓郁历史人文气息的江南小镇。
四天行程虽然时间匆匆,但是同学们贴近生活、走近社会、感受自然、学习古人、借鉴民间艺术、结合实践来进行专业发展,既增长了见识、拓宽了视野,为以后的艺术创作收集了许多宝贵的素材,又极大提高了实践能力,在采风中体验、探索、发现、成长。(文图/刘娴 审核/杨俊波)